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后续报道7
时间:2019-08-02来源: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
新时代汉字风采专题展惊艳亮相
绽放汉字之美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部署,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印刷业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搭建一个统摄发展的政治阵地和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聚焦绿色化”,组织动员全行业力量,共同参与大会的筹备举办,宣讲政策法规、通报发展情况,梳理发展模式、完善相关标准,介绍典型案例、指引发展路径。大会将成为我国印刷业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政策性、前瞻性、引领性、公益性行业活动。
7月26日,“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会聚焦绿色化,为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会同期,由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汉仪字库和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汉字风采专题展”引起业内外的极大关注,现场人气颇旺。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又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更是情感传递的窗口。通过不同的字体字型,汉字能传达不同的意、音、形之美。本次专题展上,900平方米的展区从传承和创新两个维度,向观众展现了汉字的力量、温度和创意,向业内外观众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传 承
▼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行书、楷书,再到如今的电脑字体,经历了300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虽然字型在不断变化,但蕴含的传统文化永不磨灭,甚至越发深刻。本次专题展上,观众从各个专区了解到了汉字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感受汉字博大精深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汉字在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海印刷集团“活字生香”设置了古琴减字谱弹奏、探索活字迷宫及活字印刷等装置,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传播汉字的传统文化。
汉仪字库展示了与清华大学陈楠教授合作开发的中国第一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汉仪陈体甲骨文,以甲骨文姓氏贴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寓教于乐。
“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工程将精选100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开发成电脑字库,今年将发布首批15款字体,方正电子专区对工程部分字体进行了展示。
创 新
▼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字体创新发展、字体版权保护在融入全新时代元素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多姿多彩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次专题展上,汉字的创新属性展现无疑。
方正电子“手迹造字”APP,融合人工智能辅助造字技术,用户只需手写100个汉字,就能生成一套完整的个性化字库,不少观众进行了现场体验。
汉仪字库“中午吃什么”创意字型与超有趣衍生品区,给观众营造出一个“中午吃什么”的氛围,具有较好的互动效果。
与此同时,上海印刷集团“活字生香”、方正电子、汉仪字库均展示了一批基于印刷、字体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使观众们更直观地感受字体之美。
互动体验 人气爆棚
▼
此外,作为本次专题展的互动体验区域,公共互动专区的3个互动体验点——个性产品DIY、复古书签DIY和拼字游戏,每天都会迎来人流高峰。
公共互动专区的设置初衷是将汉字与印刷进行结合,所以采用了不同的印刷设备/工艺——圆盘机凸印、热转印、喷墨印刷,将汉字在不同的承印材料上得以呈现,过程中也让业外观众感受到印刷的魅力。在此,特别感谢印捷文化、理光、中青印刷厂、衣印佳和优利绚彩对本次专题展的大力支持,在3个互动体验点提供设备、技术、人员的支持,为科普汉字知识、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汉字课堂作为公共互动专区专门用于科普汉字知识的区域,受到了大小观众的欢迎。非遗传承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方正电子和汉仪字库相关负责人等专家,为观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汉字课程。
新华网、光明日报也对本次专题展进行了报道,这对大众重新认识汉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专题展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其对行业乃至社会的深远影响还在继续。汉字的发展与印刷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印刷行业的从业人员,更有必要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及其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印刷业的高质量融合化发展。
▼
识别上方二维码
关注“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