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后续报道10

时间:2020-11-14来源: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推动印刷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印刷业发展新格局,更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0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办了2020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聚焦融合化”,总结“十三五”发展情况,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通过宣介政策、分享案例、集中展示,推动印刷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等的融合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印刷业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巩固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

会上,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谢名优以“东风股份产业链融合化建设与创新探索”为主题作了精彩分享。现将此次分享的内容整编如下,供大家参考。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谢名优

今年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的主题是聚焦融合化,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过去30多年,在产业链融合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接下来我将从业务板块基本情况、产业链融合做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东风股份业务板块

东风股份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拥有23家全资、控股子公司,10家参股公司(含2家基金投资公司),是专注于经营消费品包装和大消费产业投资的大型上市企业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31.73亿元,净利润4.25亿元,上缴税费3.85亿元。

东风股份的业务板块分为四部分。首先是消费品包装和药品包装。在消费品市场上,东风股份为食品、化妆品等企业提供品牌方案和印刷包装服务。在药包市场上,2019年,东风股份收购贵州千叶药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一类药包领域,并在2020年持续发力,连续收购重庆首键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和常州市华健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消费品包装和药品包装方面,目前东风股份在全国有8大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部分是乳制品。东风股份拥有澳洲百年牧场和乳制品加工厂,推出了“尼平河”品牌乳制品,从最初的高端冷链产品,到现在的常温奶、酸奶,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目前“尼平河”系列产品在全国超过4000家门店进行销售。

第三部分是功能膜。近年来,东风股份在功能膜行业里布局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是中国汽车膜、建筑膜领域的新兴民族品牌。

第四部分是消费产业投资。东风股份与中国著名消费基金天图投资合作成立了规模8亿元的投资基金,参与了“奈雪的茶”“百果园”等投资项目,获得了较好收益。

总的来说,东风股份以印刷包装产业和大消费产业为核心,双轮驱动,其业务涵盖包装材料和油墨的研发生产、印刷包装设计以及消费产业投资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东风股份产业链融合化做法

东风股份的产业链融合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01 响应绿色化产业政策布局

印刷绿色化,是我国印刷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东风股份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需求,进行绿色化布局。

在印刷包材方面,东风股份1997年引进复合设备,生产复合纸(金、银卡纸),并在2001~2003年期间,转向转移纸、转移膜领域。

在印刷油墨方面,东风股份1996年引进油墨研发人员,从生产简单的水性、UV光油开始,逐步转向UV胶印油墨和各种特种UV油墨,2004年东风股份开始研发水性凹印油墨。

在印刷过程控制方面,东风股份的胶印、丝网、单凹于1997年全部实现了全UV印刷改造;凹印过程中大量使用水性凹印油墨,进行末端废气治理和溶剂回收;而东风股份的胶印润版液含有机溶剂的解决方案,可减少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生产。

此外,东风股份积极参加绿色印刷认证,并按照绿色印刷认证的要求对供应链施加改造,通过此方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正向传导,推动印刷业绿色化发展。

02 从单纯印刷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角色转型

东风股份于1996年和2006年分别成立了设计部和光刻防伪设计中心,随后在2007年迁至深圳,独立成为设计公司。如今的深圳设计公司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配备了先进的数字打样等设备,可为品牌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品牌商的需求,东风股份可从原材料的防伪设计做起,将前期信息置入纸张等原材料上,然后通过平面包装设计,结合数字印刷打样和传统打样,进行3D展示以及货柜效果展示。此外,还可根据产品内容进行音视频的推广设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在源头就进行防伪设计的产品,其在市场流通时,是不可能被模仿和复制的,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03 围绕增加抗风险能力布局

东风股份围绕增加抗风险能力布局源于2007年~2011年,彼时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BOPET薄膜价格从每吨1万元出头飞涨到3万多元。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二是难以保证对客户的连续交货,风险性增加。因此,东风股份于2011年引进德国布鲁克纳BOPET双向拉伸线,进入BOPET基膜生产领域。

04 围绕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布局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东风股份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布局,进入BOPET领域后顺势延伸,拓展了功能膜业务。

东风股份引进国外的精密涂布线,生产的产品包括功能膜(汽车窗膜、建筑窗膜)、车衣(漆面保护膜)、高阻隔膜PVA涂布等。坚守品质,不参与低价竞争,东风股份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取得了良好业绩。

05 围绕大消费领域布局

大消费领域是东风股份布局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不同于固定投资有天花板,消费像流水一样,不断地产生需求。东风股份基于澳洲天然牧场和乳制品加工厂,推出尼平河品牌牛奶。

而对于消费产业投资,东风股份则在快消品领域投资了“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网红品牌。

06 围绕印刷耗材领域布局

东风股份在印刷耗材领域的布局,一方面基于包材事业板块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此举可以满足自身需要。因此,东风股份也进行了油墨、电化铝方面的投资。

07 围绕有发展空间的相关领域布局

2019年,东风股份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药包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首先,药品监管政策发生变化,药品申报需要和包装一起进行,因此药厂为了避免关联审批出现问题,对药包企业的要求非常严格;其次,由于一类药包是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而确认包装对药品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可能长达3~5年,需要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另外,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社会医保政策改革带来的发展变化,也让药包市场潜力十足。东风股份通过收购药包企业进军一类药包领域,并发布了东风药包五年规划,展现了东风股份向一类药包发展的决心。

08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壮大产业链

东风股份布局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以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为支撑,而这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2004年,东风股份在全行业率先推出无版缝硬压镭射膜,随后又研发了专版定位烫与定位印刷转移纸的全套控制工艺。此外,东风股份还成功进行了高反光镜面纸(跨越产品用纸)、单凹代替丝网工艺改造、高精度定位压纹、高效的圆压圆生产工艺、信息化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创新。目前,东风股份关键技术累计申请专利502项,获得授权专利359项。

09 集聚资源,借力发展,产学研融合

东风股份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也很有特色。2014年,东风股份的一个客户提出需求,要将二维码精确地定位复制在白框里。而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精确的解决方案,东风股份于是组织北京印刷学院以及第三方资源进行设备研发,最终研制出高精度定位二维码赋码设备。

尽管东风股份是一家传统印刷企业,但其对数字印刷发展方向把握得非常清楚。在软件开发能力有限、硬件基础不足的情况下,东风股份通过产学研合作,从Indigo涂料与印刷材料、UV喷墨油墨等数码耗材方面切入数字印刷赛道,希望能以此为基础,拓展数字印刷发展新路径。如今,东风股份更是在高性能涂料、可降解材料上开疆辟土,加大产学研投入。

三、产业链融合化带来的效果

东风股份以印刷主业为核心,大包装与大消费产业双轮驱动,产业链之间紧密配合,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首先,公司经过30多年的深耕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环节的整体配套服务,以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在行业内树立了品牌优势。

其次,东风股份形成了统一的专业印刷包装制造体系及生产流程闭环,多环节的成本管控,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备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再者,东风股份将质量与安全要求前移,从整个产业链共同控制,打造了质量与质量安全控制优势。

而在协同管理方面,东风股份采取以汕头集团总部为核心,在广东、贵州、湖南、吉林、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建立了区域性生产基地,通过集团总部的统筹协调,信息化同步,将各个生产基地的区域优势整合为整体竞争优势。

此外,东风股份产业链内外双循环,上下游紧密相连,产业链资源互补,形成了融合化发展优势。

未来,东风股份将继续推进“大包装与大消费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型,一方面对集团体系内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新一轮整合,进一步加大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力求通过技术研发实现新的突破、带来新的发展,持续巩固印刷包装产业板块的经营优势;另一方面,东风股份也会根据大消费产业各个业务板块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紧跟行业发展方向,确保大消费产业板块的投资收益与稳定经营。

识别上方二维码

关注“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精彩

大会报名

我要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