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十四五”专栏】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巍远访谈
时间:2021-09-20来源:中宣部印刷发行局
【编者按】
国家新闻出版署拟定于2021年9月28日至2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2021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今年大会主题:启航“十四五”,奋斗新征程。会议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解读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专门设立启航“十四五”专栏,邀请印刷全产业链供应链共话“十四五”,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本期人物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巍远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新华)是河南省重要的以书刊印刷为主的综合性印刷企业,同时也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有印刷企业,河南新华始终坚持政治高站位、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和质量第一“生命线”意识,积极践行“为人民做出版、给时代留回声”的大出版情怀与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教材教辅和各类重大主题出版物的印制工作,特别是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党的创新理论著作以及中小学教科书等出版物的印制,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努力成为主流价值的守护者、传播者、践行者。
回眸“十三五”,实干创佳绩
“十三五”期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河南新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担当作为,加快推进自身深度变革,各项工作跨上了新台阶。
一、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十三五”期间,河南新华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上充分发挥印刷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
在主题出版物印制上,河南新华以过硬的政治品格和深细严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通力协作,保质保量完成各类党和国家重要主题出版物印制工作,累积完成约2500万册印制任务。
在中小学教材印制上,河南新华围绕“停课不停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加班加点夺高产、开足马力抢印装、不计成本创优质,5年时间共计承印4.16亿册中小学教材,其中统编三科教材1.4亿册,圆满完成河南省1800万中小学生的教材印制任务。
在引领行业“四化”发展上,河南新华升级改造全数控数字印刷生产线,创新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推进制版设计与编辑出版融合化,通过积累出版数字化文件,促进印刷与出版融合化发展;进行C9资质认证,实施色彩标准化管理,为行业质量标准化积累数据;积极实施单张纸彩色印刷机智能化和印后设备联线自动化技术改造,探索智能印厂路径;大力实施绿色印刷,不断完善绿色印刷管理机制,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设备,承印的图书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
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河南新华在高质创效中求生图强,在去杂归核中聚焦主业,在改革创新中优势再造,成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荣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先进出版单位奖、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新中国70周年印刷业时代先锋”称号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特别贡献集体”。此外,河南新华还通过了中国质量标准C9印刷包装品质管控与评价体系认证、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和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被授予“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连续荣获《求是》杂志印制质量优秀单位、《读者》杂志印制质量免检单位。
河南新华印制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荣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印刷复制奖,另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求是》2020年21~23期、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读者》2018年1-3期和《剑桥科学史》分别荣获中华印制大奖。河南新华在历次全国人教版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测中荣获优质品奖。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截止“十三五”末,河南新华营业收入较“十三五”初累计增长97.4%,利润总额累计增长133%,年印量累计增长15.8%,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主业优势突出的国有印刷企业。
放眼“十四五”,描绘新蓝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新华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行业发展新趋势,持续强化政治担当,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印刷企业,为印刷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一、持续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新华印企政治责任
“十四五”期间,河南新华继续坚持将正确的政治站位摆在首位,切实担负起印制工作主体责任,如期高质量完成各类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印制任务。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河南新华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印制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材教辅作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尺,作为践行“培根铸魂、启迪智慧”的具体体现。
二是强化主业主责。河南新华持续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保障主题出版物和教材教辅印制工作,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佳工艺流程、最好的设备、最优的材料和最稳定的队伍,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和各类主题出版物印制工作。
三是筑牢质量屏障。河南新华严格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精细化管理,梳理细化质量管理条例、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质量色彩管理标准等,使各印制环节的质量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人民奉献印制精美、内容正确的出版物。
二、加快印刷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河南新华将加快印刷融合发展步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数字印刷。河南新华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路径,在现有数字印刷设备基础上,适时增加大幅面、高速度、智能化数字印刷及印后数字设备,引进二维码印刷、个性化印刷等新型印刷技术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数字精装设备,满足精品图书印刷需求,进一步提高数字印刷生产能力,打造数字精装品牌。
二是践行绿色印刷。在新产业园区建设中,河南新华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替代目前能耗较高的分散式氟利昂制冷设备和电热锅炉系统,建设变频控制正、负压集中供气系统替代目前能耗高、噪音大的分散式空压机和风泵设备,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构建绿色、低碳生态体系。
三是完善“中原云印”平台。河南新华加速推进“中原云印”平台融合发展,实现印刷与出版、物供、发行及外部印厂的业务系统集成与对接,把“中原云印”打造成“业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印制资源整合。
三、坚持智能化赋能,加快推进智能印厂建设
“十四五”期间,河南新华将以“中原数字印刷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提前谋划布局大印刷产业链,探索智能化建设的可行路径,逐步打造“智能印厂”。
一是实现管理决策智能化。通过ERP、MES、WMS系统的信息互通,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印刷制造各个环节,为内部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建设物料自动统一调配的智能化立体库,实现从物料存储到成品发运的智能物流运输流程,打造智能化仓储物流新模式。
三是实现设备互联智能化。引进先进数字墨控技术,完成印刷设备与数字墨控设备智能化互联,实现墨色控制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运用视觉检测等技术,完成印刷设备与智能质量检测设备智能化互联,实现产品质量控制智能化,稳定产品质量;加快自动化产品包装设备的联合开发,完成装订设备与包装设备智能化互联,实现产品包装生产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
四、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激发企业活力和动力
面对“十四五”行业发展新方向,河南新华唯有改革创新求变,激发整体活力,方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冲刺全国一流,走向基业长青。
一是向创新要竞争力。河南新华将继续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创新激励力度,在深挖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坚持年均10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准,确保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广泛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形成创新热、掀起技能潮;鼓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把创新与效率提高、质量提升结合在一起,实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与创新管理协同,共创高质量发展。
二是向标准化要引领力。河南新华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印刷标准化技术工作,加强标准化研究,结合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释放深厚的印刷技术积累,确保印刷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稳步发展;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根据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需求,在更新完善既有标准体系基础上,重点开展绿色印刷、智能印刷、数字印刷等新技术新业态标准研究,帮助破解当前行业标准化不足的问题。
三是向人才要活力。河南新华将持续构建完善的印刷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深挖员工队伍潜力,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持续细化竞赛和荣誉奖励办法,完善一线员工评价和晋升体系,让技术人才有荣誉、有盼头、得实惠;强化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进行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是向文化要驱动力。河南新华将持续践行以“诚实守信、追求卓越、改革创新、传承发展、互相尊重、开放包容”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着力将企业文化融入党的建设、主业生产、质量管理、市场开发、工匠培育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引导全员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企业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1年,河南新华克服“郑州720暴雨灾害”和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抗灾防疫、复工复产工作,确保了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抢救抢修,及时抢印2021年秋季教材4505万册,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615万册,按期完成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
在生产自救和复工过程中,河南新华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协会等相关单位,以及各地印刷包装企业的有力支持与帮助。河南新华以高度的使命感再次诠释“新华精神”,其抗洪防疫保教材事迹和新华印刷人临危不惧、团结奋斗、集体至上、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更是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得到全行业的认可。
“十四五”期间,河南新华将持续强化政治担当,持续发扬“新华精神”,坚决扛起新华印企政治责任。